写作虽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但也并非“无章可循”,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,有助于提升写作能力和水平。3月26日19:30,由中华文学基金会和平安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“爱不孤‘读’——青少年文学素养提升计划”的新一期直播课上,儿童文学作家葛竞做客中国作家网文学直播间,讲解如何培养观察习惯与方法,帮助孩子们在普通生活中发现“不普通”的素材,将之有机运用到写作之中。
葛竞结合自己的文学之路,与大家分享了她的写作“秘密”。葛竞的父亲葛冰也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,写过《蓝皮鼠和大脸猫》《小糊涂神》等脍炙人口的儿童文学作品。受父亲影响,葛竞从小学一年级起就有一个当作家的梦。父亲告诉她,“要想成为一名作家,先要写一百个故事。写完一百个故事,才可能找到当作家的诀窍。”葛竞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,写作之前精心构思,写完还要认真修改,“写满一百个故事的过程正是磨练写作能力的过程”,只有经过坚持不懈的写作训练,才有可能不断进步,写出满意的作品。
如何从生活当中发现那些有趣的、值得写的素材呢?针对这个孩子们写作中遇到的普遍问题,葛竞介绍了四类观察方法。
一是“考古学家的观察法”,即要善于发现不一样的观察角度。葛竞以写雪景为例,分析了不同的观察视角对写作产生的不同影响。很多人会把打雪仗、堆雪人、滑雪橇等雪天司空见惯的素材写进作文里,很难写出新意。如果试着从不同的角度观察,在一场雪景中,既能看到打雪仗、堆雪人等普通素材,更能发现“关于雪地脚印的联想”这种新颖的素材,并顺着“对脚印的联想”发散思维,则很有可能写出一篇有新意的作文。
相较于考古学家的观察法,第二种“侦探观察法”具有一定的动态性,是指在观察中不断地进行推理。生活当中,我们经常遭遇“有头没尾”的事件,事实上,很多构成好故事的因子就藏在这种看似有头没尾的事件当中。如果我们看到诸如此类“未知全貌”的事情时,能多想一想,多问几个为什么,就有可能通过合理推断把一个破碎的事件补充成完整的故事。
葛竞介绍的第三种观察方法与摄影师的镜头有关。生活中我们的眼睛就好像是摄影师的镜头,眼睛“东张西望”的过程其实就是捕捉写作素材的过程。那么,什么样的镜头值得我们关注呢?那应该是一个情景中蕴含着感情的镜头。葛竞进而解释,当我们目睹一个热闹又激烈的场面,但其中却没有什么感情色彩可言,那么它很可能并不是我们作文需要的理想素材。与此同时,一个镜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,以及故事发生的场景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。多做这样的观察和思维训练,有助于激发写作灵感。
在介绍第四种观察方法“用诗人的眼睛去观察”时,葛竞特别提到了想象力的重要性。中国古典诗词意境深远,诗人们能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场景联想出广阔的大千世界。比如李白的《望庐山瀑布》,通过瀑布联想到“银河”“九天”等意象,让我们惊叹于诗人非凡的想象力。葛竞结合具体事例,为大家介绍了一个培养想象力的小技巧,那就是多用“如果”造句。在生活中真实的故事里加上“如果”,将衍生出诸多可能性,等于为讲述有想象力的故事创造了前提。
直播尾声,葛竞总结了四种观察方法对写作的意义。她希望孩子们多观察生活,多尝试将观察方法学以致用,“生活是一座富矿,拥有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,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,能不能以不一样的角度观察生活,从中挖掘亮点,为作文增添趣味和色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