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5日,由中华文学基金会联合平安公益基金会举办的“爱不孤读”系列直播活动“重新书写一首中国诗歌”在中国作家网、中国平安抖音官方号和网易直播同步上线。本次直播由原创绘本作家熊亮主讲,探讨诗歌语言对儿童阅读和写作的启发性。
“感受力”是本次讲座的关键词。重新写一首诗歌,不是指简单地将古诗转换成白话文,而是要重新投入感受,挖掘新的诗意。熊亮认为,诗歌就是善用感受力,用富有活力和新鲜感的语言描摹正在发生的事物。他由时间、地理、心理变化、情感等不同维度切入,以画面组合的方式重新阐释了唐代诗人张若虚《春江花月夜》中所描绘的情景。伴随着熊亮的讲述,网友仿佛经由时空隧道返回千年前的月夜,纷纷感慨“深刻体味到了诗中有画、画中有诗的美学意境。”对此,熊亮回应:“真正使我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的,是感受力,是重新阅读诗歌的能力使我们回到文学现场”,缺乏感受力,也就意味着缺乏以崭新的视角讲述和书写的能力。
什么样的感受力是书写一首诗歌所需要的?熊亮认为,需要在诗歌中重新发现和训练“第一次的感受”。他在日常经验中发现,儿童具有比成人更敏锐的觉察力,不依赖于惯常的语言和经验,更利于创作训练。因此培养儿童的写作能力并不能一味地植入知识,而是将知识打散,重新认知,从而锻炼更加鲜活的感受力。
“词语都在文章里,每天妈妈都要考我文言文、背诵、造句,有没有轻松一些的方法呢?”面对直播间一位小观众的求助,熊亮分享了自己在词语运用方面的见解。他认为比背诵和临摹更有效的是“重新分析和归纳词语,让词语回归到生活当中,回归到自然当中,回归到此刻的时间里面”,真正理解词汇的含义,让它活起来,与日常感受融合在一起。
直播课最后,熊亮还介绍了比较阅读法、体验研究法、知识储备法等多种培养感受能力的方法。熊亮关于阅读写作的建议得到不少网友尤其是学生家长的积极反馈,大家纷纷在留言区贴出孩子写的小诗,与主讲人互动。
好的感受力能立体呈现古诗词的意境,通过古诗词,儿童也能不断提高对事物的感知力和观察力。忘掉所有的花,创造从自己感受力生长出的花,体验不一样的世界,这正是“重写一首诗歌”带给儿童阅读和写作的启示。